欢迎访问白水教育综合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高中教育

课堂·课程·微课·微课堂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03日       发布单位:白水教育       供稿:白水教育       编辑: admin       浏览: 161次

一·课程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

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二·课堂

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

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学生,甚至更多的。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

三·微课

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资源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微课”设计与开发本身就是教研过程,对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等各环节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四·微课程(microlecture)

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1]将microlecture译成“微课程”似乎欠妥:(1) microlecture的原意不是课程,而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如对单一主题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因此可考虑译成“微课”。(2)microcourse中文译名应该是“微科目”,但把它译成“微课程”也未尝不可。

       
上一篇:深化教学改革需处理好几对关系
下一篇:心管理:用心灵赢得心灵

Copyright@2016- 白水教育综合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四马路      邮编:715600      电话:0913-6188800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陕ICP备17012795号-1      本站访问人次:2422834 

执行时间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