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党建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仓颉小学 刘乐
教育是一条上下求索的路。自教育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青年教师的教育之路更加广阔,前进途中,平川高山、缓流险滩、丽日风雨、喜悦哀伤都会遇见。可是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把年华汇入时代洪流让青年教师融入祖国山河,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这个非凡时代的人生。
然而,站上讲台容易,站稳讲台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好老师”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教师不只是搬运知识的“教书匠”,“做好老师”需要我们拥有“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的平和心态,也要有“落日归山海 烟火向星辰”的美好期许,更要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就是对“四有教师”的最好诠释!
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我不断思考,不断探求:孩子们成长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爱、是尊重?爱让他们自信乐达,尊重让他们独立乐观。所以,对于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常常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进而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行”,从而主动学习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反之,老师的一句言语伤害、一次打击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重而长远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坚信对学生的教育要施教以爱,“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常常听别人说起,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却时时忽略,甚至刻意忘却,也会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我从教的第二年,我们班从安康转来一个插班生,我简单测试后,立马去找了班主任,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孩子就连最基础的拼音都读不通顺,更不用说他带着方言的蹩脚普通话了,一首简单的诗,他读来一会儿方言一会儿停顿,还时不时抬起手挠头摸脸,滑稽的样子逗得班里其他学生窃窃私语。因此,那一段时间我没少给班主任吐槽,给同期的老师抱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不自觉得变成“低气压”,搞得班里的氛围紧紧张张的,学生们回答问题时也变得细声细语,生怕我“爆炸”。
忽然有一天,我在教室走廊里捡到了一个练习本,翻开一开,上面写了满满一本子的拼音,歪歪扭扭、错误百出,我还以为是班里哪位同学弟弟妹妹的草稿本,本想就直接丢在讲台上,可却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是谁的,他颤颤巍巍地举起手说是他的练习本,顿时,这个本子就像个烫手的火盆一样,烧的我面红耳赤。我总是想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语文课,可却从来没有在意过我是以何种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而他,他还那么小,他甚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用这样恶劣的态度对待自己!他有在努力,而我的所作所为却有可能让他不再对学习抱有期待。
老教师们经常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于是,我调整了心态,在课堂上郑重的对他道了歉,并且开始制定一套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在最基础的阶段,我遵循因材施教,教给他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地读、熟练地写。可能别人只需要一遍,而他需要数遍的练习,并且,因为他的方言口音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纠音,所以,他几乎每天都会花费比别人多的多时间练习拼音、生字或者诵读课文,在刚起步的阶段他一篇简单的课文读的磕磕绊绊,一首短诗背诵的断断续续,就像是像爆开的豆子一样,一颗一颗地蹦出来。我有时候会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却还是总出错想要发脾气,在马上发火的当口,我会让他回教室,然后告诉自己:他出错、他慢一是因为他不会害怕读错,二是他本身的说话习惯让他在读的时候思考、纠音。接着,我又想到同学互助也是帮助他进步的好办法,于是在班里让同学帮助和督促他,上课前,全班齐声背诵拼音表带动他跟背,让他读课文给小组长听,我叮嘱小组长,读错只要纠正他的读音问题,并且教给他正确的读音,千万不能嘲笑他。小组长教得很认真,他也学的很认真,而且和同学相处总比和老师相处来的轻松,于是他渐渐放松下来,读书的语速也慢慢正常。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拼音拼读错误依然如故,也许是他明白自己做得不够好,有时候回答问题或者随堂练习得到表扬时,他自己也会非常诧异,瞪着眼睛看向我,虽然脸上的表情是不可思议的,可眼睛却亮晶晶,可以看出他非常开心。
无法否认,教师的亲和力,孩子的学习气氛,往往和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就这样,他在我的课堂上从那个胆怯、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变成了积极举手甚至常常因为没有抢答到问题下课找我来“对答案”的自信小孩!虽然,在我离开这个班级不在给他们代课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只是及格了,可这也是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点一点努力达到的!
总有人说,现在时代在变,孩子成长的环境也在变,所以,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了。环境确实在变化,时代也一直在发展,可是教育的本质其实一直未曾改变,那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孔子弟子三千,他在教育弟子时却从不敷衍了事,并把对学生的爱诠释在“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的观念之中,心中有光,素履以往。孔子俯下身子,践行自己的理念,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使其顺应本真,发挥特长,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架子”,建构与孩子沟通的平台,少一些成人化的固有思维,学会揣摩孩子的心理,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每个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即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用善良唤醒善良,用心铸就心灵。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博。我们身上所肩负的既是使命更是责任。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故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理想在彼岸,我必守住本心,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 |
![]() |
Copyright@2016- 白水教育综合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四马路 邮编:715600 电话:0913-6188800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陕ICP备17012795号-1 本站访问人次:24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