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新高考综合改革 简报 第一期 || 政策脉络篇
政 策 脉 络 篇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意见》指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要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要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意见》提出,要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提出了十项措施,并对每项措施从政策、制度、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在改进和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本次改革重点提出了三项新的措施。一是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三是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推动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
国务院于2014年9月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该《意见》是国务院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的举措,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施意见》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
同年浙江和上海作为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分别发布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案,正式拉开新高考改革的帷幕。
四批新高考改革省市试点情况汇总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的工作部署,出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及其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内涵;“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2020年1月,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探索考核评价模式,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强基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考核评价模式,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一是在改革定位上,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着力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二是在制度设计上,与促进教育公平相结合。以高考成绩作为入围依据,完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在评价模式上,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相结合。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引导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在改革协同上,与推进高等教育相关改革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
2020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涉及前言及正文部分,其它学科课程标准修订仅涉及前言部分。
2021年11月2日,陕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部署视频会,明确陕西省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
陕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部署视频会议
2021年11月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21 28号]),在全省实施普通高中基础保障条件提升工程。目前我省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按照3+1+2模式已报教育部备案,经教育部评估通过后向全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王永辉
郭学谦
编 辑:马宁军
校 正:李 宁
设 计:冯王林
![]() |
![]() |
Copyright@2016- 白水教育综合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四马路 邮编:715600 电话:0913-6188800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陕ICP备17012795号-1 本站访问人次:24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