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新高考综合改革 简报 第三期 || 生涯规划篇
涯规划篇
一、生涯规划及高中生涯规划概念
“生涯规划”也称“人生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高中生涯规划是指高中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明确升学方向,确定大学、专业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合格考、选科、升学方式、志愿填报)并且持续地实践(学习考试、社会实践、竞赛、艺术特长学习、体育特长学习等等)的一系列活动。
二、高中生涯规划目的及内容
1.目的:高中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我是谁?兴趣爱好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并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职业,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环境和条件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把未来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为自己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
(1)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生涯规划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认识自我,思考学习与未来专业职业发展的关联性,找到人生的方向。用生涯匹配论帮助学生意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用生涯适应论让学生理解在有些情况下生涯发展也要兼顾现实;用信息加工论让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思路等。
(2)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主要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并能够运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对自己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把自己的这些特性与专业、职业所需的品质要求对应起来,从而在新高考选科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意识自我的可塑性,让学生保持自我的开放性,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目标,通过教育和自我学习等方式不断地完善自我。
(3)协助学生认识大学、专业及职业
进行新高考选科就是将自我特性与大学专业进行匹配。学生对大学专业和职业一无所知,在做决策时容易不知所措。学校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职业,让其对职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或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解读大学专业的一些内涵、学习情况、就业问题等。学生们要时刻保持获取信息的心态,接收外界讯息。
(4)指导学生做好生涯决策
高中阶段的生涯决策,从近的看,就是选科和升学。学校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高考的各项变动并掌握选考策略,综合考虑心理素质、学业水平、社会发展、职业要求和大学专业要求等选择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的科目、高校及专业。学校在指导选考科目时,可指导学生将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多方听取意见,多对自身兴趣和爱好做出动态预判,掌握选择高考科目的具体操作方法。
(5)做好学生的生涯管理
生涯规划教育中要协助高中生树立理想抱负,让他们能够结合目标制订合理的计划和选择有效的途径。同时根据学生三年的阶段性发展情况,设定各阶段的目标,引导学生提升各项能力,循序渐进的推动生涯意识形成。
高中阶段正处在职业生涯探索期中的“试探期”。其主要任务是:在进行生涯规划时不仅需要考虑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与机会,并形成暂时性的决定,而且需要不断地考虑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层次。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把自己的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
三、构建高中生涯教育体系
1.学校形成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生涯规划团队,即生涯规划师资队伍,人员组成为专业生涯规划老师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班主任团队。
2.抓好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人生规划三个层次。
职业规划方面:帮助学生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每一学年段,学生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高一学生应学会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晰各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面临分科或选科问题,主要是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综合考虑后自主选择学科;高三学生关注更多的是与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等升学相关的内容。
学业规划方面主要包括高中阶段的学业安排及未来大学的专业规划。其中,学业安排包括高考选科,学考、选考的具体安排,高考的方式选择与前期准备,以及落实高中三年如何基于自身规划的发展等。专业规划主要是正确认识自身,如自身兴趣、性格、能力、观念以及职业的设想。
人生规划方面就是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包括: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可以使学生更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初步尝试性的选择未来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行动的措施,增强责任感,增强学习的动力。要尽早培养学生自己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实施生涯课程、生涯体验、生涯测评、生涯辅导四种途径。
生涯课程分为生涯核心课程、拓展选修课程、学科渗透课程。其中生涯核心课程包括生涯唤醒、自我认知、外部探索、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等五项内容;拓展选修课程包括职业选修课程、研究型学习、社团活动课程、多元升学辅导课程等;学科渗透课程包括学科兴趣活动、学科探究活动、学科职业课程等。
(1)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包含着学业规划、专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这三者在生涯规划中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对学业的筹划和安排,即高考选考模式(各省以考试院公布为准)及对应选考组合,简单的说包含高考选科、学考、选考及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统一普通招生考试(简称“高考”)并不是高中学生唯一的升学机会,升学路径共有20种,比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三大专项计划等自主选拔途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专业规划
专业规划是指高中学生对高考志愿填报时所填的专业进行预期规划及学习、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和家长务必重视各省考试院公布的高校选科要求,根据目标院校和专业,反馈选科组合方向。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高中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规划。不同职业对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务必提前通过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查询职业库,并对职业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
(2)生涯体验主要指的是职业生涯体验,可通过德育活动渗透、生涯人物访谈、工作实习、假期实践与劳动、研学活动等来实施。
(3)生涯测评 目前高中生涯测评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和有效的决策行动。认识自我是指帮助高中生分析潜在的自我特点,立足于生涯发展与职业规划的角度,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学科兴趣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及潜在优势,并针对学生特点,给出切实可行的分析及发展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掌握未来。认识外部世界则是为学生提供学业与职业的相关信息。决策行动是指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协助高中生作出影响自身生涯发展的选择。
生涯测评要详细了解学生生涯发展的困惑,建立良好的生涯辅导关系,慎重选择生涯测评的内容并做好生涯测评指导。
学生生涯测评系统在生涯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必要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可靠的测评数据,有助于提升生涯辅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生涯教学过程过,务必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学生生涯测评系统,避免测试万能论的倾向,要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我因素和外界因素,切记“一测定论”。多维度测评可帮助学生挖掘优势、规避劣势。学生可利用系统测评结果,全面考量利弊后,帮助自己做出合适的决策。
(4)生涯辅导 新高考改革将采用3+1+2模式进行。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向有益于自己未来专业与职业发展的方向奋斗,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生涯规划辅导。那么学校如何进行高中生涯规划辅导呢?有关专家给出的建议如下:
①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的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②职业指导咨询。
职业指导的咨询方式可分为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团体咨询可以起到信息的传播作用,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③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的参观。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职业体验,锻炼自己在工作中交往和交流的需要。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加强社会实践。
四、学生生涯规划基本步骤
第一步,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含评估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学生认识自己,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第二步,生涯发展机会的探索。主要指探索专业世界、职业世界、家庭世界、社会世界……研究各种外界因素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影响。
第三步,确定生涯发展方向。在制定自我评估和探索生涯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志向。生涯发展方向需要与性格、兴趣、特长、内外环境相互匹配,才能事半功倍,进而在生涯规划道路上少走弯路。
第四步,确定生涯发展路线。在生涯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向哪一路线发展,需要作出选择。某个生涯发展方向的职业,有可能通过不同专业选择均可以达到,但不同路线所经历的和结果均会不一样。学生需要通过职业倒推专业选择,再从专业倒推学科选择,结合学生个人学科成绩,作出符合新高考下的“3+1+2”选科模式选择。
第五步,制定生涯行动计划。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学校课程安排合理制定一份能够提升自身学科综合竞争力的学习计划,具体到每周完成的学习任务。
在执行生涯规划行动计划过程中,学生要遵行变化发展规律,适时调整行动计划,促使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责任总编:王永辉
副 总 编:郭学谦
本期主编:李 宁
设 计:马宁军
图文校正:冯王林
![]() |
![]() |
Copyright@2016- 白水教育综合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四马路 邮编:715600 电话:0913-6188800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陕ICP备17012795号-1 本站访问人次:2423777